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立新镇创新战略布局确保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0-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立新镇紧紧围绕县“三会”确定的“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总目标,牢牢把握“四化联动、三产融合、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主路径,强力推进“11331”工程,在过去“一园三片五重点”的基础之上,延伸战略发展思路提出“12138”战略布局。即:“1”是以立新场镇为中心,打造宁静悠美田园小镇;“2”是以中(太)立(新)路、立(新)丰(谷)路为轴线,构建辐射周边、贯穿城乡、连接园区的快速交通体系;“1”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核心,打造梓州国家农业公园(原中国民俗农庄)发展乡村旅游业;“3”是以立新片、辉坪片、拦河片产业基地建设为特色,打造万亩良种繁育基地,万亩鲜销蔬菜种植基地,万亩出口蔬菜种植基地;“8”是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脱贫攻坚、抓好产业发展、抓好项目争取、抓好招商引资、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民生工程、抓好对外宣传为重点,建设富裕、幸福、美丽、和谐立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富镇。将优化农业布局、做强主导产业、彰显区域特色与省级统筹城乡示范区核心区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抓好印盒山水库、钟家湾水库、红旗水库的综合开发,搞好中(太)立(新)、立(新)丰(谷)公路沿线开发,稳定粮食生产基础,猛攻制种、畜禽、商品蔬菜三大支柱,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发展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旅游兴镇。深入践行“园(区)镇(域)融合、城(市)乡(村)融合、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充分发挥立新镇与涪城区丰谷镇、关帝镇、玉皇镇交界,统筹城乡核心区距绵阳二环路丰谷出口仅3分钟车程的区位优势,深化梓州国家农业公园(原中国民俗农庄)战略定位、产业、市场、功能等研究,重点推进民俗乐园无障碍建设,做大搞活农村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促进镇村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业。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固镇。实施立丰路改造提升工程(连接涪城区关帝镇、杨家镇),将立新与杨(家)关(帝)产业带结为一体,全面建成辐射周边、贯穿城乡、连接农庄的快速交通体系。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机制,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村社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

突出繁荣社会事业,实现民生惠镇。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努力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着力解决好特困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严格对照“五个一”帮扶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任务,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揪揪会”影响力,打造具有立新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法治安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和均等化,完善村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启动小天网建设及联网运行,建立以科技为支撑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 (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