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江油市人社局三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04-15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出现返贫,市人社局立足实际,以三大行动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助力脱贫攻坚。

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一是出台援助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出台《就业扶贫十一条措施》,制定《2020年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实施方案》鼓励贫困劳动力通过春耕务农、转移务工、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渠道就业。全市贫困劳动力18544人,市外转移就业7203人,本地吸纳就业3578人,务农7763人。二是落实援助措施。扎实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稳就业工作,发放失业保险待遇、代缴职工医保费713人327.85万元。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因疫情暂时难以外出返乡农民工,支持社区开发城乡卫生、消毒保洁、疫情监督、防疫宣传等临时公益性岗位过渡安置,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820余个,确保有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已安置贫困劳动力420个、就业困难人员43人、难以外出返乡农民工103人。三是援企吸纳就业。组织发改、工信等部门,对符合援企稳岗政策企业进行审核、公示,最大限度加快经办流程,让企业不跑路、一站式办理。全市社保费缓缴备案196家1906万元,减免1657家4555.04万元,拨付稳岗补贴1324.7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94万人;完成公示150家345.40万元,发放防控吸纳补贴75.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审核50户577万元。全市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100%,吸纳转移就业4.49万人。

实施“春风送岗位”行动,助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一是“互联网+就业”送招聘。充分用活绵阳公共招聘网、江油都市网,积极组织网络招聘会12场,发布本地企业用工信息10期;组织市内市外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8万余个;开发微信公众号招聘小程序,96家企业入驻;广播电台、字幕每天6个时段轮流、滚动播放,发送短信20万余条,网络招聘会点击数超过16万次,吸纳就业2867人。二是“量体裁衣”送岗位。建立企业、乡镇就业联动机制,乡镇村组工作群发布企业招聘岗位,村干部面向滞留在家人员宣传政策;统一组织企业上门招聘,在河口镇、武都镇等8个乡镇开展送岗位下乡暨就业扶贫精准对接活动,绵阳重点电子科技企业和江油本地企业参与数达127家,提供岗位2477个,达成意向性用工696人。三是“点对点”送服务。按照自愿、免费、就近原则,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健康检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专列专车直达运输服务。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健康14.05万人次,组织农民工返岗专车专列共139批2823人。

实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行动,助力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一是强化贫困村党支部能力。根据市委工作调整,迅速对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更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通过专项培训、以会代训、谈心谈话等方式,团结村两委人员,着力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投入5万余元,对贫困村村级活动阵地进行改造提升,促进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更加配套。二是强化党员结对帮扶。督促引导4个局机关党支部、80余名党员干部,与100余户贫困户结对,有效推进帮扶工作,制定具体、科学的帮扶方案20余个。动员结对党员干部参与志愿者服务、购买农产品、开展感恩教育等活动,并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村域人居环境改造、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具体帮扶。三是强化人社系统帮扶特色。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行动,对贫困村整体情况进行摸底,由局就业、社保相关股室和部门牵头,对特定贫困户开展就业培训、专项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社保政策宣讲活动,把人社服务送到贫困户家里,确保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保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闫晓鹏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