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充分利用“地震遗址完好、可供现场教学,地震断层丰富、可供科考研讨,灾害种类繁多、可供防灾培训,地震台站充足、可供监测实习,北川品牌突出、提升合作实力,禹羌环境优美、适宜投资开发”六大优势,走地震科研和防灾减灾产业发展结合之路,促使科研成果“实用化”,于2019年被列为防灾科技学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地震地质实践教学站。
一、院地合作,承办培训教学。院地合作,吸纳行业系统到北川学习交流,成功承办各种培训,提升北川人气商气,促进北川防震减灾工作稳步推进。2013年至2019年,承办、协办全国、省、市、县级各类培训班、会议及学术研讨班等50余期,累计师生学者3000余人次到北川教学、研讨。通过培训教学,专家、老师、学员们充分交流了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经验,感受到了巨大地震灾害的破坏威力,认识到防震减灾工作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对切实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防震减灾工作融合式发展形成共识。
二、积极配合,接待科研考察。近年,主动配合,接待国家、省市及国际友好科研考察团队数起,考察研究北川地震遗址,充分发挥地震遗址的科研、教学功能,分析研究地震灾害特点、成因,为世界防灾减灾事业做出北川的回馈和贡献。考察新北川的灾后重建规划与重建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三、主动争取,打造防灾减灾实践基地。大力实施“品牌先导、绿色崛起、双创驱动、开放粘合”四大战略,着力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精品农业示范区、通航经济创新区、应急产业先行区”四区,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北川沙坝断层科学保护工程设计与研究项目是北川防灾减灾科研教学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基础支撑。北川应急局主动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绵阳市北川沙坝断层科学保护工程设计与研究项目》获得中国地震局立项,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完工,项目经费共计80万元。北川沙坝断层区于2019年被列为防灾科技学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地震地质实践教学站。(北川县应急管理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