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聚焦“讲政治建铁军、强监管严执法、优环境促发展、守底线保安全”四大任务,优化市场环境,加大服务力度,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万人进万企 纾困促发展”活动向纵深推进。
突出“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宣传“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走访晓坝镇蝴蝶谷景区内的新设餐饮企业,针对这部分处在筹备阶段尚未经营的新企业,工作人员向其详细介绍宣传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的办理流程和申请条件。以往群众开办餐馆分别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合格证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等4个事项,至少需要跑4个窗口分别提交申请材料。“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集成改革后,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审批部门协同、同类资料合并、申请表单整合等方式,实现“一单申请、一次现勘、一窗出证”,群众跑动次数由原来6次变为1次,办理相关手续时限、环节、跑动次数精简75%以上,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设立“信用培训学堂”,提升企业信用守法意识。定期组织企业参与信用培训课程,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诚信经营理念,降低了违规风险。指导安州区绿源米业构建全面的食品企业信用档案,涵盖原料采购、生产过程、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并协助绿源米业成功列为四川省大米追溯系统试点企业。
强化“商标品牌战略”,帮助企业开发运用地理标志产品商标。邀请专家对辖区粮油、魔芋、米粉生产加工企业就有关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的培育、申报、使用、保护及维权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安县魔芋”和“花荄鲜米粉”等相关地标作了使用推广,进一步强化了相关企业对地理标志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商标品牌意识和使用意愿。
宣讲“特种设备法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组织企业学习《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分级分类》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截止目前,开展特种设备知识宣讲20余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50余人次。
推进“院地同排共宣”,排查企业食品安全问题。与绵阳城市学院、各乡镇及基层市场监管所共建食品安全共治模式,签订青年团体帮扶计划,由学校学生自愿者、各乡镇返乡大学生、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等共同组建食品安全排查宣讲小队,定期排查镇内农家乐、餐饮副食店、商超等场所食品安全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居民家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宣讲7场次,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开展食品安全排查覆盖357家商家,发现问题197个,帮助企业已全部整改完成。
建立“诉求建议台账”,解决企业急难盼问题。紧紧围绕个体工商户开展“名特优新”的选拔、推荐和认定等工作,深入走访调研及召开面对面座谈会,了解当前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推动各项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走访调研个体工商户198户,收集“招工难”、“融资难”及政策咨询等问题3个,建立诉求台账,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答,落实闭环管理。(周圆媛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