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安州区市场监管局夯实“四个基础”、依托“三大载体”、坚持“三个强化”,切实将校园食品安全抓深抓实抓细,全力优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举措,着力消除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隐患,助推绵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安州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复审。
一、夯实“四个基础”,力争工作推进有力度
通过深化“两个责任”、制定工作方案、完善校园自查、建立部门协作四个基础,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明确目标职责,确保工作落地落实,时刻长鸣食品安全警钟,时刻绷紧安全弦。
一是深化“两个责任”。建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全区各级党政干部包保学校食堂,定期督促学校和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工作机制;明确学校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运行良好。目前已累计完成2次全覆盖督导检查。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形成协作配合、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校园自查体系。督促完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坚持每学期开学前或节假日后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全项目自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指导学校对用餐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分析和评估,按需按人供餐,科学营养配餐,丰富不同规格配餐和口味选择。四是建立部门协作体系。由市场监管、教体、卫健、公安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及大宗食品供货商开展全覆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严守采购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配餐环节等关键环节。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3人次,发现食品安全问题49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对检查发现问题较多且严重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集中行政约谈,2023年累计约谈学校7家。
二、依托“三大载体”,力争工作推进有影响
通过依托智慧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固点宣传“三大载体”,将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从“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扩面,加快智慧监管赋能,再到固点宣传,进一步扎牢了校园食品安全的篱笆。
一是推行学校食堂智慧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的优势,全区90家学校食堂后厨视频信息接入食药安全监管追溯指挥中心,将“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封闭状态转化为视频化“明厨亮灶、欢迎监管”的开放状态。引导家委会、家长代表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系统家长端参与监督,构建了“校园+监管+社会”多方共同监督模式。二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以校园检查为重点,完善充实“两库一单”,健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实施“非接触式”“穿透式”监管机制。加强同教育、文旅、卫健和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数据协作,联合推动数据融合共享。三是推行固点宣传,加强家校共治。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主题,食品安全与健康培训、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微课堂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和反食品浪费的宣传普及,进一步扩大校园食品宣传范围。
三、坚持“三个强化”,力争工作推进有效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