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安居工程是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绵阳市安州区审计局在市审计局组织开展的北川羌族自治县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中,积极探索数据分析技术方法,努力开展大数据应用尝试,在审计中各个环节都运用大数据应用技术,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的思路,快速排查锁定审计疑点,助推保障房跟踪审计见成效。
一是搞好审前调查,做好数据收集整理。根据本次审计的实施方案,审计组在充分分析了保障房的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后,分析认为要查找出在分配管理和使用环节的问题,就必须摸清享受保障性住房或补贴人员的家庭构成、收入、房地产等实物资产情况,于是采集了涉及住建、财政、房产、民政、车管、工商、公积金等7个部门的相关业务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后进行整理和初核。
二是深挖原始数据,关注数据细节。依据保障房申请相关规定,审计组讨论分析北川县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可能存在问题,深挖原始审计数据,关注数据的细节。如在车辆信息表中增加了车辆品牌字段,不仅关注申请人拥有车辆数量,还在第一时间初步判断拥有人车辆价值。
三是数据关联比对,快速锁定疑点。在对收集数据关联分析比对、筛选的基础上,查找被保障对象是否违规享受保障房租赁补贴及实物配租,对初步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研判,逐一验证核实,切实防范审计质量风险。
本次审计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分析核查,取代原本大量的现场分析取证工作,审计效率大大提高,节约了现场审计时间,大力促进了保障房的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行,对民计民生改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共计筛查出审计疑点188条,经过与被审计单位逐一核查,发现保障对象违规享受保障待遇63户,其中:7户保障对象收入超标准;46户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家庭拥有房产;2户已死亡保障对象仍在享受保障待遇;8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待遇。(曾卫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