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立新镇农业产业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当地在维持传统蔬菜产业的基础上,补强精深加工短板,完善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在立新镇打虎村的一块农田里,几位农户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茄子。与平日常见的抬手摘茄子不同,这里的农户弯着腰,眼明手捷摘取枝藤间的茄子,不到一分钟,就能拢够一捧。这些个头小巧,大小如帝王蕉的茄子,被称为“一口茄”。每年4月份种下,5月就能开始收获,一直收到10月份。
立新镇打虎村村民赵军说:“我们种这个茄子种了一亩八分地,亩产达到3吨以上,价钱也还可以,值得推广。摘起来也方便,早上起来几个小时就能摘完。”
这些采收的茄子并不直接流向市场,而是先在村上的专合社进行精深加工。经过漂洗、腌制、发酵等流程,历时4个多月,最终加工成开袋即食的酱菜,再打包、装箱进入市场。
何强是立新镇科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他这里有一本厚厚的账簿,上面记录着今年以来农户们送来的茄子数量和价格。据了解,7厘米以下的一口茄,收购价为2元一斤,超出7厘米的茄子收购价格另计。钱款按月结付,部分农户种植一口茄,月收入能过万。
除了较高的利润外,订单农业的模式也提高了农户种植一口茄的积极性。专合社先与农业公司签下订单,保障资金和销路稳定。随后再与农户签订长期稳定的收购订单。目前一口茄主要销往日本、上海、浙江等地。
三台县立新镇科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强说:“我们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从事蔬菜种植加工,我们至今发展的农户都是先销再种植,先示范,再带动,我们每年收购蔬菜大概是3000多吨,通过我们合作社加工,再销售,其中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下一步打算把高端蔬菜做得更好,带动更多的农户,农民销售困难的蔬菜都可以通过我们合作社精加工、包装,销售出去。”
为推动蔬菜产业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专合社还将与更多的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加快蔬菜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同时,加大研发投入,研制出新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余思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