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科学规划,壮大产业基地。结合《绵阳市加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在新生、观桥、紫河等水肥条件优越乡镇发展优质水稻,通过对60个米粉专用稻品种进行品比实验,用产量高、熟期好、抗性强的单一品种保证连片区水稻品质,打造Q优12水稻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基地3000余亩,水稻年产量达1500吨,产值达360万元。
⑵校地合作,科技支撑有力。坚持“校地合作”构建“政府+科研院校+基层主体”多方协同机制,吸纳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省内外优质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组织水稻种植技术培训3期,建立水稻专业技术服务队,通过专家“认养”、服务队“托管”等方式。指导发展建立品种试验田、大田实验区100亩,结合视频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开展农户指导10余次。
⑶政企联动,全链规范管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首创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引入民营公司,政企联动,开展“耕、种、肥、药、收、管”等进行全产业链服务和农资、农机销售等订单式服务。登记注册“稻香云台、新生大米”商标,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分级分类包装,打造新生优质水稻品牌。截至目前,已实现水稻种植农户亩均降本100元以上,提高水稻耕种效率80%。(张侨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