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清点财产“摸底细”。抽调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两委干部成立工作专班,采取“资产分类—编号贴签—登记造册”方式,对农家书屋桌椅、图书、网络设备等财产,实行“一屋一册”登记,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农家书屋财产第一责任人,每半年开展一次财产核查,确保账实相符。目前,全镇已完成11个农家书屋资产清查工作。二是公约上墙“明管理”。制定《农家书屋财产管理制度》《农家书屋书籍借阅制度》《优秀图书续配管理标准》等5项管理公约,对过时、霉变、损毁图书进行下架更换;编印图书借阅登记表、借阅逾期告知卡等4个图书管理台账,对逾期不还、故意污损图书等不当行为进行通过批评,并在镇村评优、褒奖资助中适当排后。目前,累计更换图书600余册,通报不当行为13例。三是文化服务“听民声”。建立紧缺图书快速响应调配机制,对群众需求大、欢迎度高、农家书屋暂缺的书籍,制定农业农技、文学小说、财经咨讯等6张增补备选书单,按照“每半年1次”标准,组织镇文化中心干部定期筛选补入,充分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需求。目前,全镇累计增补图书500余册。(彭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