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司法行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公共法律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致力于服务精准、便捷高效、惠民利民,将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公共法律服务做实、做细,做到基层,让群众“遇事找法”找得到,“办事依法”心明白,“解决问题用法”懂要领,“化解矛盾靠法”有人帮!
建体系、夯基础,实现服务全域覆盖
建立以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151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实体平台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律师等法律从业人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服务窗口实行常态化坐班办公。为151个村(社区)配备151名法律顾问,每月到村(社区)坐班、走访不少于4次,为干部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
多渠道、全天候,促进服务方便快捷
积极推广使用“12348热线”,建立“4337906”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4小时在线值班,接听接待群众法律诉求。开通“法治安州”微信公众号“公共法律服务专栏”,设置公证、律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社区)法律顾问5个子版块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业务指引、政策解读、互动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
求突破、更精准,创新服务为民解忧
廖所长,我那件案子是不是可以不到法庭,就在司法所就可以审啊……”这是一位民事案件当事人向河清司法所咨询网上远程视频庭审的事,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7月30日,在河清司法所内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庭审,现场没有法官,只有双方当事人和司法所所长。这是河清司法所的一项便民新举措,当事人在司法所内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站”里与庭审法官远程视频面对面,通过远程视频完成庭审全部环节。当然,司法所长廖豫杰并不只是为当事人联系法官、办理诉讼事务,在庭审中,他还负责维护秩序,为当事人的法律问题解疑释惑;在举证质证阶段,他协助当事人出示证据,对证据进行说明和质辩;在庭外调解阶段,他又组织当事人沟通交流,最终,这件民事案子在他的协调下得以使用人民调解的方式结案,对于结果,双方当事人都说满意。到这里,他的工作还没有结束,为了让调解协议得到有效执行,他又协助当事人办理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通过此举,当事人不用赶到16公里外的片区人民法庭,在本地就可以参与诉讼。不仅仅是网上庭审,当事人的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网上立案、案件查询、司法确认、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公共法律服务流程在河清司法所都可以得到快调快处。方便快捷、精准惠民已成为安州公共法律服务的代名词。
抓特色、促发展,确保服务因地制宜
雎水镇白河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3A级景区——环湖碧荷园风景区就坐落在这里,是游客赏花、游玩、踏青的好去处,特别是在每年“春社踩桥”期间,游客更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游客的逐年增加,旅游业的逐渐繁荣,伴随的是涉旅纠纷数量多、复杂化,设在白河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主动挑起了“防纠纷、保民生、促发展”的担子。该村法律顾问田禾是花荄法律服务所的一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他每周固定到该村工作一天,接待群众和游客的法律咨询,梳理解决游客投诉和全村的矛盾纠纷。如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在固定工作日以外的时间开会,他也会如期而至,组织大家会前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跟大家一起商讨集体事务、提出法律建议也是分内之事。现在,但凡涉及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事,他都会积极参与,村民们都知道,收入分配、土地流转、设施建设……大事小事,每一件事都要田顾问严把法律关。用田禾的话说:粗略一算,每周至少有两天在村上工作,用法治规范旅游环境,用法治保障乡村振兴,就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今年3月,该村被民政部、司法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搭平台、强专业,延伸服务前端触角
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不仅仅要下沉至村(社区),还要建到专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让服务网络纵横交错、不留盲点,就能让法治惠及更多的群众,设在安州善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工作室内,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司法鉴定、公证等服务人员、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一律上墙公示,工作室的重点服务内容就是为160余名老人撑起法律“保护伞”。有着丰富维权经验的青年律师刘洋,隔三差五跑到工作室,为老爷爷老奶奶讲案例、答咨询,怀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反诈秘笈》被他称作保护老年人的制胜法宝。“小白啊,我听别人说如果遗嘱写不好,就不算数啊?”“好的,我今天之内到您那里来一趟”,安州公证处副主任白德珍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如是回答。这是白德珍和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翟明澜共同为老人们提供的服务内容之一,当天,二人驱车来到养老中心,为老人讲遗嘱知识,解释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让老人吃下了定心丸。以专业化力量化解涉税矛盾纠纷,筑牢税收法治屏障,一直以来是税收领域依法治理的重点,税务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应运而生。该调委会在司法行政、税务协同推进税收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过程中,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资源,结合税务机关专业优势,建立起组织共建、信息共享、事务共治的融合机制,清扫了税收领域治理盲点。业务咨询和法律援助也是调委会工作的重头戏,由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业务能手等12人组成的“法援惠民生”专家门诊,专门接待、解答纳税人、缴费人的咨询,引导他们办理涉税业务,帮助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同时,网络热线和会税直播间实时在线,也为当事人提供了远程获得咨询和援助的便利。截至目前,该调委会已有效化解关于124户自然人集体举报房地产开发商拒绝开具购房发票、破产清算企业涉税优惠等40个矛盾争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今年4月,调委会所在的安州区税务局花荄税务分局被授予“枫桥式税务分局”称号,这是全省税务系统首个荣获“枫桥式税务分局”称号的单位。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公平正义,是一条贯穿安州公共法律服务的主线,让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安州司法人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通过打通“讨薪·维权绿色通道”,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9件,挽回经济损失234万元;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办理1293件公证案件,提供上门服务30余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30次,预防纠纷107件,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28件,调解成功894件,调解成功率96.3%,协议涉及金额974.91万元;村(社区)法律顾问举办法治讲座190余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45次,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90余次;组织法律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法律会诊”80余次,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0余场。(绵阳市安州区司法局 黄河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