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谋划‘十四五’,关键在于开局‘十四五’”。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安州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田原表示,安州区市场监管局要按照“守住‘一条底线’,深化‘二项重点’,强化‘三 项建设’”的“一二三”工作思路,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市场监管工作。既要科学规划推进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又要立足当前,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切实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为安州全力推动全省经济生态强区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守住“一条底线” 全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新的一年,安州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关,严密防范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市场监管安全底线。
1月27日,随着一辆装载着进口冻肉的货运车经过消毒、出具检疫证明、核酸采样并卸货进仓,全市首座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在安州正式开仓并投入运行。该仓的冷库面积为200平方米,最大库容量为120吨。所有在安州区境内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都需要先运抵监管仓,进行全面消毒和核酸检测。
“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运行,将进一步夯实全区进口冷链食品从储存运输、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我们也将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张小平告诉记者。
此外,区市场监管局还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药械化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三大监管体系”,尤其要强化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监管建设作用、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坚持为百姓谋福祉、保安康,着力防范市场安全风险。
深化“两项重点” 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强县示点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过去的“十三五”,安州区市场监管工作交出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安州区市场监管局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安州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目标导向,联合行政审批、公安、税务等部门,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拓展企业开办延伸服务,持续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升企业开办效能,健全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开展“绵碚”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理“立等可取”,推动“绵碚”市场监管合作取得更多工作成效。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和区域经济布局抓好市场主体发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33 条措施。积极培育发展社会企业,完善相关培育扶持政策措施,使社会企业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2020年,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获第三届“绵阳市政府质量奖”称号,绵阳辉达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市安州区新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认证证书。2021年,安州区将推进“安州佛手柑”国家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抓好辖区内认证认可获证企业监督检查,积极培育区内企业开展质量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与省政府天府质量奖和市政府质量奖评选,逐步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2020年,安州区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验收。截至目前,该区专利申请414件,授权266件,专利有效发明量125件,“安州魔芋”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安州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申报工作,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查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等违法行为。
强化“三项建设” 全力提升履职尽责水平
2021年,安州区市场监管局还将以强化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机关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干部队伍深度融合,推动机关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切实为全区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强化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将健全完善“抓落实作表率”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领导权。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注重标本兼治,持续问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继续建设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五型”队伍,全面打造监管队伍。
强化机关建设。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强化协同联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切实提升服务群众、 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持续加强“五型”机关建设,加大市场监管文化的培育力度,不断营造“团结奋进、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工作环境。(范静)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