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魏城镇白鹤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11-09  发稿编辑:韩春梅

 

 魏城镇白鹤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发展带动乡风文明,注重发挥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群众等治理主体协同作用,以自治“共治共享”,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激发乡村社会活力。

1.jpg

魏城镇白鹤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距绵阳城区35公里,辖11个农业合作社,共486户、1348人。近年来,白鹤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呈现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川省四好村”“四川省卫生村”“绵阳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游仙区旅游精品村寨”等荣誉称号。

2.jpg

突出“主心骨”,强化乡村治理的组织引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必须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一是完善乡村治理组织机构。白鹤村党支部始终将乡村治理工作作为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道德法治讲评会、村规民约履约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乡村治理组织构架。二是健全乡村治理制度体系。制定了《白鹤村精神》《白鹤村村训》《惜福公约》,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村民自治组织的产生程序、权限、议事方式及程序,村委会干部及有关人员的权限、职责范围、任期,村风民俗、社会公德、精神文明建设等基本内容均依法作出明确规定,实现乡村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党员干部带头参与乡村治理。要求村社干部和党员带头参与法治讲堂、道德评议、村规民约履约评议等活动,引导村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团结,凡事讲道德,推动村民自治组织发挥实效。

 

3.jpg

筑实“致富路”,夯实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一是以经济发展带动乡风文明。按照“大园区、小业主、微田园”模式,着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企业斥资10亿元打造“鹤林绿洲”田园综合体,建成万亩森林康养基地,大力发展农旅结合产业,协调企业优先与12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家庭签订协议,打造庭院经济,发展民宿产业,带动全村群众争当文明户。二是用就业岗位引导崇德向善。依托“鹤林绿洲”田园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集中流转近2000亩土地经营权承包给企业,企业再优先聘请遵规守纪、家风淳朴的100余名群众进行统一生产、管理,让崇德向善的好村民赚得“双份工资”,引导全体村民人人见贤思齐。三是用收益分配约束村民行为。村集体以辖区内道路、水渠、塘堰等基础设施为股本入股项目,每年按比例获取集体收益,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奖励先进和村民分红等,并根据《白鹤村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方案》形成负面清单进行扣分,积分不达标的村民取消分红,用实实在在的利益约束村民行为。2019年,白鹤村实现年接待游客达100余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0余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务工100余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60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20余万元。

4.jpg

念好“三治经”,推进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必须高度重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一是引导村民自治,实现自我管理。村党支部通过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注重引导群众参与议事决策、村务监督、民主评议等事务中来,大到产业项目引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小到邻里纠纷化解、清洁卫生扫除,均由群众商量着办,引导村民实现自我管理。二是加强法制培训,注重法治运用。通过农民夜校、开设法制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道德法治讲评会、村规民约履约评议会等方式,推进依法“定纷止争”。三是讲好身边故事,传递榜样力量。修订完善《白鹤村精神》《白鹤村村训》《惜福公约》,通过“三讲三赞”坝坝会、道德讲堂等形势,邀请乡老、新乡贤、道德模范等,讲述白鹤村优良传统、美德故事、先进典型事迹;开展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等先进典型评选,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感染浸润群众崇德向善。

(魏城镇李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