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农商银行在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论坛上获“十佳精准扶贫银行”奖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07-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200730132945.jpg

近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金融杂志社发起主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农商银行发展联盟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论坛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举办。经过组委会的严格评审,四川农信三台农商银行被授予“十佳精准扶贫银行”奖项,这也是该行金融扶贫工作两度登陆央视后,再次在全国性平台展示金融扶贫风采。三台农商银行副行长史新明到现场领奖,并通过沙发论坛向与会人员分享四川农信三台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经验与体会。

近年来,三台农商银行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农信联社和市县党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勇于践行“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职责使命,始终将金融精准脱贫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为三台县破解“插花式”贫困,特别是“土坯房”改造,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四川农信金融力量。截至2020年6月末,全行累计投放各类扶贫贷款10.5亿元、扶贫贷款余额达到4.3亿元,其中,小额个人扶贫贷款余额达到1.2亿元、占县域小额扶贫贷款总额的99.5%,累计助力全县140个贫困村、29718户、80382贫困人口实现“奔康”目标。

开展“双基共建”,打造扶贫堡垒。2017年,三台农商行根据中央、省、市、县扶贫工作部署,在对全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的指导下,提出了党建+金融的脱贫思路。向全县贫困村派驻金融村官140名,通过开展农商行基层党支部与村支部联建,共建扶贫政银“参谋部”,有效消除长期制约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存在的服务主动性不高、信息不对称、群众金融获得感低等“顽疾”,实现1+1>2的工作目标。共建工作实施两年多来,农商行与贫困村打造共建示范支部18个,农商行村官累计参加村两委脱贫攻坚会议3365次,走访、帮扶贫困户1.7万余户次,汇聚起党政+农商行的金融扶贫合力,期间,农商行挂职干部坚持因地制宜,与挂职村两委干部为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700余个,通过精准施策,全县700余名贫困户实现如期“摘帽”目标。

实施整村授信,扶贫路上不落一人。2015年以来,三台农商银行组织外勤人员400余人次,耗时6个月,通过进村入户、现场办公、户户建档的形式,对全县28432名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向符合授信条件的贫困群众授信20177户、余额3.2亿元。2019年再次启动“夯基拓业”基础服务工作,实现对贫困群众评级授信的饱和覆盖。全行在做实评级授信同时,以金融夜校、庭院坝坝会、广播会等为载体,着力抓好《扶贫政策37问》《农商银行扶贫贷款管理办法》等扶贫政策宣讲,期间,全行组织金融夜校1000余场次,坝坝会、广播会1500余场,让群众充分知晓掌握和运用好农商行扶贫信贷政策。截至2020年6月末,全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2.8亿元、惠及贫困群众1.7万户,占授信群众的85%。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超过5000万元,占县域助学贷款申贷学子的80%以上。
支持产业发展,打造加速奔康“引擎”。发展产业是推动扶贫的关键一招。

——推出“产业扶贫贷”,构建“公司+贫困户+政府+农商行”的扶贫模式。推出专门服务产业扶贫的贷款——产业扶贫贷。该产品的核心特点及在破解金融扶贫难点方面的突破表现在:一是贷款定向服务于吸纳贫困户社员比例不低于80%的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了贫困户无组织带动问题。二是贷款额度较个人扶贫贷款额度大幅提高,最高可达300万元,破解了单户扶贫贷款额度偏小无法满足生产的问题。三是以农业龙头企业牵头、专合社落地的模式,破解了信贷资金难以监管和贫困户在生产中缺乏项目与技术的痛点。四是因核心企业的介入,项目管理更为规范,成功率大幅提高,扶贫贷款风险变得更为可控。截至2020年6月末,全行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800万元,支持专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个,吸纳贫困户1172人次,890余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贷支持的项目实现“零风险”脱贫。

——大力支持涉农企业在贫困村“建基地、搞加工、树品牌”。2015年以来,在县委、县府的大力协调下,铁骑力士、台沃农业、梓州农业等国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先后到我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南路发展生猪、水稻、藤椒等产业。农商银行因势利导,主动跟进服务,向上述三家涉农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超过8600万元,目前,累计支持生猪养殖基地6个、年生猪出栏1.4万头,带动片区内群众人均增收1500余元,同时,助力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主体20家,注册省级著名商标9个。2019年,三台生猪产业转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真情结对帮扶,扶贫扶困又扶智。“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基础。一是开展挂联帮扶。在总行挂联帮扶景福双手磨村、廖昌沟村同时,各支行认真落实地方党政结对帮扶号召,累计挂联帮扶贫困村10个、贫困户80户,协调致富项目22个、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二是加强贫困群众生产帮扶。定期不定期对挂联贫困村群众开展走访,通过物资帮扶、以购代捐等形式,提高其生产生活水平和劳动致富的能动性;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在农耕、秋收等时节开展抢种抢收志愿帮扶,期间,全行年均投入帮扶物资10万元,举办志愿服务15次。三是举办“送种养技术”下乡活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扶贫干部等,到基层开展公益讲座,大力普及党的扶贫部署、农业生产知识,达到扶能又扶智目标。

下一步,三台农商银行将在省联社、绵阳办事处、人民银行和银保监的指导下,紧扣县域脱贫攻坚全面决战决胜目标,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多措并举,要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整体推进,要深入开展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要抓项目,强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已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抓好信贷投放,落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切实肩负起农村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职责与使命,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谱写四川农信金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者:黄胜 蒲启顺 苏志飞 廖银华)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