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农信(绵阳)助贫困学子就业用真心、出真招、显真情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05-14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我家庭最困难的时候,是农商银行雪中送炭,帮我家庭渡过难关,现在大学毕业了,若有机会,我首先想到如何回报农商行一直以来对自己和家庭的支持和照顾,我也盼望能通过农商行的平台,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家乡父老乡亲服务,做更多的实事,将农商银行普惠、博爱的理念继续传递下去……”。2020年4月,即将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的陈某,在得知四川农信组织校招活动后,毅然放弃了已达成就业意向的某大型企业入职机会,第一时间填报了四川农信三台农商银行。在被问及“为何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遇,而选择到农村工作时”陈某毫无思索的答道。

陈某家住三台县梓潼庙村,因父母长期疾病缠身,因病致贫,2016年9月,根据绵阳市脱贫办部署,四川农信绵阳办事处与梓潼庙村开展结对子帮扶,陈某的家庭也成为办事处领导的帮扶对象。2017年,陈某刚上大学,其父因病去世,本是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山加霜。当得知该情况后,挂联帮扶该户的四川农信(绵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十分关心陈某的家庭经营及其就学情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最重要的抓手便是让下一代成才,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办事处要求,对陈某及其家庭的帮扶要坚定不移,多措并举。在办事处的协调下,三台农商银行上门为陈某办理了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同时,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其母亲在家开展生猪养殖,期间,绵阳办事处党委及三台农商银行党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到陈某家中走访慰问,还通过捐款捐物等解决具体生产生活困难。经过近4年的帮扶,目前,该户通过养猪年收入达到1.7万元,高于脱贫收入标准线1万余元。此次大学刚毕业,被三台农商银行校园招聘,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夙愿。陈某只是在三台农商银行扶贫帮扶下实现子女成才就业、家庭脱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三台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绵阳办事处和监管部门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强化支持、延伸关怀三个重点,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用真心、出真招、见实效,为贫困家庭子女搭建起宽阔的成长通道。
加强思想引导,扶贫扶智更扶志。“扶贫先扶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第一步。三台农商银行党委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发挥全行20个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全县贫困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与村两委一道,每年通过举办送金融知识下乡、送农业技术下乡、农民夜校等活动,宣讲普及国家扶贫政策、农业种养殖技术和农商行金融扶贫产品,为广大贫困群众点燃脱贫奔康的希望。近年来,全行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政策宣讲、感恩教育等30余场次,将扶智、扶志贯穿于扶贫全过程,推动扶贫工作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年纪大了,家庭条件也不允许,孩子早点出去打工还能减轻家里负担……”,家住三台县中新镇的钟大爷在孙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陷入“两难”,弃学对不起孩子,读书又没钱交学费……原来小钟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一手抚养长大,现在爷爷老了,无力支持小钟继续求学。按照农村传统的观念,孩子到了可以打工的年纪,外出打工成为最好的选项。当得知此情况后,三台农商行当即上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联系村委会及学校辅助办理相关手续;并动员行内职工捐款。最终,为小钟办理每年6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并解决了入学的基本交通费、生活费等。如今,小钟已经是一名大二的优等生,每年还能申请到奖学金,在农商行的帮助下,人生迎来了全新的转折。“信用社比亲人还亲,我们要铭记信用社的恩情”每每谈到小钟的求学经历,钟大爷对农商行的支持与帮助感激不已。
做优信贷服务,让贫困学子办贷便捷又体面。每年,三台考上大学的学生约3000人,存在助学贷款需求的约20%,为确保申请贷款的学子在入学前办结相关手续。自2018年起,三台农商行主动谋划,与县教育局、助管中心等加强合作,无偿提供场地、设备等,开展联合办公,为县内贫困学子办贷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在城区梓州支行开设3个助学贷款专窗,邀请县教育局、助管中心工作人员到支行办公,进一步整合办贷手续,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结时间,助学贷款办理由原来“银行与教育局来回折返”实现“最多只跑一次”,降低了贫困学子的交通和时间成本。二是强化服务保障。为办理贷款的学生和家长免费提供电脑、资料打复印等服务,为在“饭点”办理业务的群众免费提供“爱心早餐和午餐”,让群众到农商银行享受到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三是大力推广线上服务。依托省联社电子银行平台,将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发放等环节,由线下推向线上,学生在农商行办理相关面签手续,到校后直接扫码支付,确保了助学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安全便捷。截至2020年4月末,全行累计为县内6200余名学生,提供助学贷款3900余万元,现有贷款余额2040万元,占县域助学贷款总额的70%。

延伸帮扶内涵,扶上马再送一程。“输血”只能治标,缓解一时之困,增强群众的就业“造血”功能,才是脱贫奔康的治本之策。针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三台农商银行不仅局限于思想引导与信贷支持,还充分整合全行的资源,在高考志愿填报、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优先吸纳贫困毕业生、帮助贫困家庭就业等方面,助力贫困学子家庭脱贫。

在每年高考结束后,三台农商银行都将邀请省内资深志愿填报专家,举办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讲座,免费为贫困家庭考生提供专业志愿填报辅导服务,提高贫困学子志愿填报的准确性与被录取的成功率,目前,该活动已连续举办4年,受益群众超过700户。在每年寒暑假期间,向县内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30余个,让贫困学子在实践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在新员工的招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贫困家庭学生。同时,农商行还发挥资源与信息优势,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联系工作岗位,通过解决家庭就业问题实现脱贫奔康。“张经理,我姐到棉纺厂上班啦,父亲在砂厂挣钱,谢谢您们!”赵某对农商行的帮助连连道谢。原来在办理助学贷款时,三台农商行工作人员了解到贫困学生赵某的父身体健壮,但不善言谈;其母残疾,行走不变;其姐口吃,交流困难。为确保其能安心、顺利完成学业,农商行通过联系企业,介绍其父到芦溪镇附近砂场打工,协调其姐在三台棉纺厂上班。目前,该户每月仅打工收入就达到4000元,年初还新修了砖混住房,在农商行的帮助下,赵某一家清苦贫乏的日子逐渐变得“红红火火”。

QQ截图20200514102055.jpg

绵阳办事处深入贫困户陈某家中了解情况,研究帮扶措施
(作者:黄胜 苏志飞 杨正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