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高位统筹,落实齐抓共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级相关部门、各镇(乡)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调度,形成县、镇(乡)、村“三级”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工作机制。印发《梓潼县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及畜禽粪污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梓潼县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省级示范村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2020年底,全县完成农村户厕改造7773户,新改建公厕39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三是强化调度考核。将“厕所革命”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镇(乡)、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在全县选派16名专职督导员,在定点镇(乡)开展督导工作,定时专题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季度通报制,据实评选出“二十佳村”和“十六差村”。
二、坚持精准发力,创新工作方式。一是强化宣传动员。始终坚持将宣传发动贯穿于“厕所革命”工作全过程。通过召开动员会、利用宣传栏、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微信公众平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农村改厕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二是据实摸清底数。先后召开业务培训会2次,指导各镇(乡)对农村户厕、公厕等情况开展入户调查,建立数据台账,摸清农村户厕现状。确保底数清、任务明、情况实。并完善《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系统》,为后期工作开展和项目申报提供有力依据。三是示范引领带动。在石牛镇、卧龙镇、宏仁镇、黎雅镇、七曲山风景区管理局等5个单位21个村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省级示范村项目,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800户(含民生工程4800户),新改建农村公厕4座,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达标率90%以上。巩固提升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示范村建设基础,鼓励16个镇(乡)继续打造三个县级示范村,同步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73户。
三、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改厕模式。一是“三联式沼气池化粪池”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厕所粪污、养殖粪污、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接入沼气池,对人畜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适宜于现有沼气池农户的改造,目前已带动7600余户实施改造。二是“三格式化粪池”模式。充分发挥其结构简单、易施工、价格适宜、卫生效果好等特点,生活污水及粪便经三格化粪池进行储存、沉淀、发酵,起到杀灭虫卵及细菌的作用。在原有的旱厕基础上进行改造,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目前已带动约6000余户实施改造。三是“三格塑料一体式化粪池”模式。根据重量轻、安装快捷、化粪效果好、造价成本低等优势,适宜家庭人口数量较少,新建卫生厕所等农户,目前已带动800余户实施改造。
(梓潼县农业农村局 杨利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