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联社绵阳办事处自2016年9月被市脱贫办安排,定点帮扶三台县建设镇梓潼庙村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12人脱贫。目前,该村贫困发生降至0%,低于3%退出指标,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村序列。4年来,绵阳办事处不忘初心使命,勇担社会责任,扎实有效的在宣传、教育、培训、金融、党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形成了多点支撑、长短结合、多层覆盖的扶贫格局,从思想上拔穷根,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得到该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2017年8月获三台县委、县府“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5月被人行绵阳中心支行绵阳总工会评为“2017-2018年度‘发挥金融合力、助力脱贫攻坚’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贫困村帮扶)先进集体”。
注重明方略,定战术,制定精准有效的精准扶贫方案
三台县建设镇梓潼庙村,距离三台县城约45公里,距绵阳市35公里,全村330户居民有64户贫困户,全村劳动力784人,男劳动力仅416人,过去以传统种植为主,虽位于三台县经济最为活跃的北路片区,背靠全国最大的麦冬交易市场,却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技术不到位等,没有充分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区域条件,是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自从接到对口帮扶任务以来,绵阳办事处党委就如何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了多次讨论,并几度深入梓潼庙村及贫困户家中,调研情况、了解需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了帮扶实施方案和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帮扶计划,重点围绕“选准做强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特色知名品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利益连接机制”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帮助梓潼庙村如期实现脱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注重举旗帜,聚动力,构建党组织共融共建机制
绵阳办事处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进同梓潼庙村党支部的共融共建共享,帮助其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党建为抓手,培育致富带头人,发挥好“关键少数”示范带头的关键作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的作用,凝聚脱贫攻坚战斗合力,将梓潼庙村脱贫攻坚力量真正拧成一股绳;构建作风建设机制,确保帮扶力量精准落地在脱贫工作上,集中力量解决在资金使用、落实八项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廉洁扶贫、阳光脱贫,删繁就简,保证帮扶资金迅速到位,帮扶村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脱贫实际工作中。
注重花力气,解难题,推动基础设施改善落地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绵阳办事处党委发现该村地处丘区,农业用水困难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为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绵阳办事处筹款10万元对梓潼庙村三组到六组1700米生产灌溉水渠进行清淤改造,花力气解决该村田间灌溉问题,目前该工程已验收通过;同时,为彻底解决村民饮用水源和农田灌溉问题,绵阳办事处又出资3万元帮助打造机井10口。四川农信爱心井和爱心水渠等一系列爱心工程得到了梓潼庙村群众们的交口称赞,进一步拓宽“四川农信 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品牌深度。
注重想对策,助发展,建设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如何增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和梓潼庙村的百姓能够稳定增收是脱贫不返贫的关键所在。绵阳办事处先后邀请该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考察,拓展产业发展思路,结合该村实际最终确定了多点支撑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梓潼庙村背靠麦冬之乡和全国最大的麦冬交易市场,借助这一地理优势,在绵阳办事处的支持下,该村积极发展麦冬产业,至2019年,麦冬种植面积超过200亩;依托三台农商银行与铁骑力士公司的战略合作机遇,用活“银行+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建立联结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同铁骑力士公司合作,通过入股龙头企业等形式,将贫困户的利益同产品发展有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按照规划还将在该村建立扶贫示范农场,打造种养循环现代化生态观光示范样板,全面带动该村的果蔬种植和生猪养殖产业;帮助该村成立三台县建设镇老林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事蔬菜种植项目,并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直接带动贫困户64人脱贫致富。
注重定政策,出实招,投放信贷资金注入金融活水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加快梓潼庙村脱贫致富,绵阳办事处按照上级要求,出台相应政策,降低扶贫小额信贷的申请门槛,并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由政府部门贴息,降低贫困户生产资金压力;持续做好该村的评级授信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工作,组织信贷团队对全村开展贷前调查工作,全面摸清该村的基本情况,对符合条件的172户农户全部进行评级授信,授信金额516万元;按照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要求,对该村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评级授信,对其中26户五星级贫困户授信99万元,11户四星级贫困户授信22万言,16户三星级贫困户授信16万元,11户二星级贫困户授信3万元;在做实评级授信工作的同时,做好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加强贷后管控,防止不良产生,按季开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全面规范小额扶贫信贷的管理,坚持实贷实用,确保信贷资金精准用于贫困发展生。对口帮扶以来,向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40万元,现有余额57.23万元,全部款项均用于发展生产,未形成不良贷款,有效保障了贫困户的资金需求。
注重谋长远,指方向,扶贫扶智更扶志
扶贫先扶智,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资助贫困学生就学,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绵阳办事处结对帮扶的张翠英一家就是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受益者,2017年,张翠英的儿子顺利考上南京邮电大学,为儿子优异的成绩高兴之时,学费却成为压在家长身上的一个重担,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建设分理处及时为张翠英的儿子办理发放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他圆梦象牙塔;要想拔出穷根,改变落后思想、提高致富技能是关键,通过在该村开展“金融夜校”,有效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协调三台公投建设有限公司专业人员到该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邀请三台县农业局、代代为本公司专家到该村培训讲解种养技能,开展防范金融诈骗等金融知识培训,全方位提高该村的农业技能水平和金融知识。
注重有温度,送温暖,践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使命
对口帮扶以来,绵阳办事处主动同梓潼庙村开展“结对子”活动,加强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走访和关心,切实做到“人到、心到、情到、行到”。每年的扶贫日和年节,市办领导都亲自走访慰问,累计捐款6万余元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采买生活用品、米面油、猪肉等生活必需品,让贫困户真切感受到四川农信绵阳办事处在践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上的决心与担当。
经过四川农信绵阳办事处4年对口帮扶和倾力支持,梓潼庙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于2019年成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期,绵阳办事处仍将秉持“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原则,持续加强同梓潼庙村的共融共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协助该村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其在推动扶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群众造血功能,重点加强众教育引导,指导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拓宽群众就近增收渠道;用好、用活扶贫项目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及产业政策,依托省市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延伸村级特色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进一步探索群众利益,集体经联系机制,让全体村民共亨更多发展红利。在帮助梓潼庙村在探索乡村振兴道路和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余江 黄胜 苏志飞 郑雯丹)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