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三台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落实“准、实、早、稳”脱贫要求,紧扣46个贫困村退出、4188户11216名贫困人口脱贫年度任务,采取“四套战术”,承接“春季攻势”决战“夏季战役”。截至6月底,已实现8076人脱贫,完成年度任务的72%。
一、细化战区、明确任务,谋定后动充分“备战”
一是明确主攻方向。以镇乡为战区,以46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决战点,以精准脱贫为基本攻略,通过“回头看”、走访慰问、蹲点督导等方式,着力摸清实情、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前期共收集意见、问题13类117条(次),短期问题全部精准整改。二是坚持周密谋划。多次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工作大会、脱贫攻坚业务培训会议、土坯房改建工作会议等全县性大会,系统学习中央、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审议规划方案、工作要点,研究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列出任务清单。针对2017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精心编制23个扶贫专项计划方案和46个贫困村规划方案,列出项目清单,确保“内容明确到项、责任明确到人、进度明确到月”。
二、落实责任、逗硬考核,层层加压严格“督战”
一是“军令状”加压。进一步完善县指挥部、片区前线指挥部、乡镇、村作战室四级垂直指挥体系,严格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定点包干工作计划,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落实党政一把手和干部帮扶责任。二是“管帽子”加压。精准落实“五个一”帮扶力量,全县27名县级领导、145个县级部门、7186名党员干部联系指导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对不适应、不给力的扶贫干部调整、撤换、问责,对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扶贫干部优先提拔重用。三是“立规矩”加压。成立监督考核组,建立“部门乡镇联动、问题台账管理、问题双向通报、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实行“一票否决,连坐连带”机制,今年以来开展专项督查7次、全覆盖交叉检查3次,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发现问题9个,党纪立案调查3人。
三、精准识别、对症施策,把握战局猛打“冲锋”
一是摸清家底,确定“扶持谁”。对照“六有”大数据平台,通过“回头看”精准识别、锁定帮扶对象,实现27名县级领导、171个部门、218家企业、7186名干部职工与贫困村、贫困户点对点结对子,落实帮扶资金444.98万元,提供帮扶措施8200余条,组织能力培训4781人次。二是号准贫脉,剖析“扶什么”。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深入调研,获取准确真实数据,剖析致贫原因,因村、因户施策。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农村改革、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入研究,精准落实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帮扶规划,加快探索深丘地区加快发展、脱贫奔康有效路径。三是开对方子,明确“怎么扶”。统筹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财政投入股权量化、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等改革,在综改区探索构建丘区脱贫攻坚和农村改革“双区”同建机制。推广铁骑力士“1211”、神龙粮油“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藤椒产业社会组织扶贫模式,形成“四方分成”“股权量化”“公司+金融+建卡贫困户”等扶贫模式10余种。建立共计905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教育扶贫基金、卫生扶贫基金、产业扶持基金,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2308.8万元,覆盖贫困户12819户,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同比增长134.6%。
四、多轮并驱、激发动能,提振士气全力“围攻”
一是实施基础提升“斩穷根”。累计投资1.4亿余元新建村道79公里、社道108公里,新建(整治)山坪塘197口、蓄水池100口、提灌站25座、渠道78.5公里,实现脱贫村灌溉率达到70%。投资3342万元实施危房改造2989户,易地扶贫搬迁381户,地质灾害搬迁24户,拆除闲置土坯房13261户、新建3531户,年内将全面完成预脱贫户土坯房改建任务。二是实施产业扶贫“换穷业”。邀请4个省市专家对全县贫困村分片走访、讨论评审,科学确定“3+2”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县财政每年预算29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集中支持,累计发展藤椒8万亩、麦冬5.1万亩、优质大米10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63个。选派140名农技人员开展“一对一”产业技术指导,着力打造50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点。组建畜牧、粮油、经作、水产4个县级农技服务团,每周巡回指导配合联村农技人员开展农技服务,截止目前已开展产业技术帮扶600余次。三是实施扶志强智“断穷心”。依托“固本强基、能力提升、效能风暴、清风三台”四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建立66个“党群红色家园”示范点,全面实施党员精准脱贫示范工程,组建脱贫攻坚先进宣讲团,制定30期扶贫专项宣传主题,深入镇、村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先进典型宣讲。全面实施30个省级、140个市级、180个县级(其中46个贫困村)“四好”新村创建,以先进带后进,以典型促发展,充分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吉生辉、宁和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