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江油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铆足干劲,协力布拖打好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移风易俗“四套组合拳”,“春季攻势”势头强劲,首战告捷,让布拖困难群众强烈感受到了江油帮扶的力度、速度和温度。
聚焦目标对象,开展“四大行动”。按照点面结合,“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思路,统筹推进“四大行动”。一是住房建设行动。把住房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按照产村相融的理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干部意见,从地质勘察、地形测绘、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强化住房建设安全性、科学性,精心编制了3个村9个新村聚居点设计方案。坚持安全第一、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加强对若普、瓦沟两个村集中安置点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确保把集中安置点建成品质工程和民心工程。二是产业发展行动。把因地制宜帮助布拖发展特色产业,合力做好产业扶贫“三篇文章”作为重中之重。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江油农投与布拖农投共同投资组建新公司,投资2300万元建设以马铃薯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于今年2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前建成;为破题布拖乡村旅游发展,江油文旅与布拖国投共同出资1100万元建设的瓦沟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已开工建设,预计10月底建成。为开辟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新渠道,利用村委会阵地,已建成两处20.4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助推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在三个受扶乡组织农户试种半夏20亩、魔芋90亩,试养蜜蜂200箱,引领种养结构实现多元化。三是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实施1000名教师培训工程,已培训幼儿辅导员和教育教学管理者109名;初高中江油“布拖班”招生考试已完毕,今年秋季100名学生将走出大山接受优质教育;9所幼儿园标准化提升工程已完成两所,提升后的村级幼儿园已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场所。实施500名医技人员培训工程,已培乡村医技人员86名;5家中心卫生院和4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已完成1所。实施1000名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已培训建筑劳务人员120名。四是移风易俗行动。开展以改善居住环境为基础、以农户增收为核心、以乡村治理为重点的“四好家庭”创建活动,协力打赢禁毒防艾、计划生育、保学防辍攻坚战。通过“四好家庭”创建助推省级“四好村”创建,筑牢文明建设根基,破解精神贫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聚力帮扶要素,做好“四道加法”。党政负责人“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排兵布阵,做好帮扶“四个加法”,强力推动各种要素向布拖聚集。一是在资金投入上做加法。按照将省上确定的对口帮扶由上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0.3%以上提高到0.5%以上的标准,今年1000万元帮扶资金已于3月中旬拨付给布拖县财政;率先安排江油农投、文旅参与产业帮扶,在布拖建设的两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近3400万元,22个市级部门4 个乡镇定点联系26个极度贫困村帮扶资金总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预计5年帮扶资金总额超亿元。二是在帮扶力量上做加法。援彝干部人才在省上规定的28名基础上又增派24名,常年达到52名,其中医务人员19名,教师11名。三是在结对单位上做加法。在2016年两地开展4个乡镇、教育卫生人社3个公共服务部门结对帮扶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19个市级部门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了布拖26个极度贫困村对口帮扶“全覆盖”。四是在考核问效上做加法。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前线指挥部、4个镇、22个市级部门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把受扶村减贫成效纳入帮扶单位年度考核,对成绩特别突出的给予绩效考核加分。
聚神专心专注,强化“三个教育”。号召全体援彝干部人才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事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精准有效推动省委对口帮扶决策部署在布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强化使命教育。以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凝聚团队“艰苦不怕苦”的精气神,不断焕发援彝干部人才“干事当先锋”的激情。二是强化感恩教育。始终把做细做实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感恩党、感恩社会主义、感恩全国人民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强化“四个意识”、践行发展新理念的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全体人员用真情下真功做好帮扶工作。三是强化实干教育。号召全体援彝干部人才在思想认识上更加敢于担当、在行动上更加注重实干、在方法上更加善于攻坚,“撸起袖子加油干”,助力布拖县2017年42个贫困村4552户建档立卡户19085人如期退出,确保2017年我市定点帮扶的10个极度贫困村和2个一般贫困村779户建档立卡户3001人顺利退出。(江油市扶贫开发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