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先后流转了4亩土地给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除了按年收取土地租金,就近打工每年还能增收9000元。”说起2016年家庭经济情况的改观,乐安镇金家村村民萧汉雄一脸是笑。
中共三台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着力构建底线民生有保障、重点民生有特色、普惠民生有质量的民生福祉体系”的发展要求。
俯身听民意,用心听民声。深入对接三台县委、县政府发展民生的一系列要求,乐安镇金家村按照“一村一品、连片开发”的思路,立足比较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创建特种养殖、商品蔬菜、特色水果等三大产业扶贫示范工程,让特色农业在这里得到稳步发展。积极探索股份合作扶贫新模式,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参与节会和产业发展等举措,确保群众增收致富,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水平,成为2016年三台民生“落地”的榜样和先行军。
困难群众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短板”。2016年,三台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大会战”,投入1053万元落实1687户D级危房改造、1229户C级农房维修加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173万元,对症下药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到户扶持等项目,如期完成了18个贫困村、4505户、12038名贫困人口退出任务,受到了省第四十五验收考核抽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2016年,三台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123万元,用于帮助农村贫困人员脱贫、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扶持残疾人居家灵活创业、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资助残疾人特殊教育等,三台心系每一个困难群众,俯身倾听每一个困难群众的心声,在对他们进行生活资助的同时,还不忘创新社会救助方式,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自主创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以前去绵阳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综改区”)路况的真实写照,这大大影响了外来人士投资兴业的积极性。在综改区协和乡红花园村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的创业人士陈志勇告诉记者,如今,综改区的交通设施建设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中涪路等道路的修建成功还将大大缩短综改区通往三台、绵阳等城市的距离。
2016年,三台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66亿元。国道245(原省道101)大修工程马家桥至八洞中江界29.48公里已全面完成,完成84.7公里综改区县乡公路前期工作,开工建设45.8公里的中涪路,建成建紫路、新太路等县乡公路132公里、统筹城乡示范区环形路9.74公里、通村水泥路106.81公里……
一条条四通八达的交通“动脉”正将三台的每一部分有机串联在一起,并成为三台对外开放、打开开放合作大门、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桥梁。
安居乐业是老百姓对理想生活最好的诠释,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也是政府紧绷的“一根弦”。2016年,三台通过组织“春潮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4%。同时,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全覆盖,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等,为老百姓的生活切切实实增添了很多新的色彩。
变化看得见,改观在心间。俯身听民意,就能将群众需求时刻记心间。2016年,三台用“勠力同心、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毅力,向三台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谢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