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寒意渐浓。地处绵阳(国家)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域的涪城金家林片区,规划、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工作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在涪城区的蓝图中,这里将加快建设金融集聚区、发展都市工业,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绵阳城市新中心呼之欲出;同样的场景,也在涪城南部紧邻机场和铁路的区域呈现,依托南郊机场空港、铁路货运港,以及二环路、绕城高速、绵中路等重要交通枢纽,一个涵盖“两新”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业态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正初见雏形……
这一系列新气象,背后传递出的信息颇为值得关注——在刚刚结束的涪城第六届区委第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上,涪城区委响亮地提出“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的目标,确立了“做优做精城区、做大做强园区、做美做特景区,城区、园区、景区三区融合”发展理念,规划了“中轴片区、北翼片区、南翼片区、南部农旅融合片区四片联动”布局,完善了推动落实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结果运用“三大机制”,涪城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热潮已经启幕。
作为绵阳市主城区,涪城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赢得了涪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领先发展的良好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涪城区开始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挑战。在认真审视区情和发展趋势后,新一届涪城区委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这些发展瓶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找准问题、正视问题,最终要解决问题。为此,在新一届涪城区委履新的第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区委作出了“不折腾、不懈怠,不自满、不守成”的庄严承诺。随后,一场思想大解放的讨论迅即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展开。思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路径,路径决定成效。而新一届区委第一次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则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细化和完善了全区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理念和思路。 要实现“全市第一、全省领先”的目标,涪城区只有一个突破口: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要如何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破局?涪城区定下了“三区融合”的发展战略、“四片联动”的发展布局。其中,前者是发挥涪城区作为主城区的优势,将城区、园区、景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放到大城建里去规划建设,融合到大产业里去错位发展,统筹到大旅游中去布局建设,通过做优做精城区、做大做强园区、做美做特景区,进一步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健全融合机制,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三区”融合发展格局。
而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则通过“四片联动”来破解。根据区域位置、发展定位等因素,涪城区将全区划分为四大片区:中心城区为中轴片区,金家林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和城郊、青义、龙门为北翼片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和石塘、新皂、吴家为南翼片区,杨关产业带和丰谷、金峰、石洞、玉皇区域为南部农旅融合片区。这四大片区各有侧重:中轴片区主要是做优做精城区,发展楼宇经济、打造特色街区,开发建设城北新城。南、北两翼片区主要是按照“两翼齐飞、一区多园”的总体布局,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北翼片区重点推进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南翼片区重点打造覆盖新皂、吴家、石塘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南部农旅融合片区主要是做美做特景区,打造杨关产业带“五彩田园”旅游精品,加快建设特色小镇。
说一千,道一万,美好的蓝图还要靠扎实的推进来实现。涪城区从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结果运用这入手,建立完善了推动落实“三大机制”,通过树立“以实绩论英雄、以发展论优劣”的鲜明导向,努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同时,围绕每一项重点工作,按照“一项工作、一个区级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团队、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建立单列考核机制,将奖惩落实到工作团队。 (曹坤 张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