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识抓机遇 齐心协力谋发展
立新镇区位优势明显,是三台县的北大门,距绵阳市区29公里,距三台县城49公里,东接芦溪镇,西连中江黄鹿镇,北界港城丰谷镇,南邻新鲁镇,统筹城乡核心区(高棚村)距绵阳绕城高速丰谷出口仅3分钟车程。镇域幅员面积69.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1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95亿元。
新一届镇党委政府按照“生态立镇、旅游兴镇、民生惠镇、产业富镇”总体工作方针,在原“一园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一心一核两线三片五重点”工作思路,指导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只有干出来的美丽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
因地制宜发展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是立新镇始终秉持的产业发展思路。现已实现种子生产面积(含繁殖)7500亩,年产值3000余万元,建成绵阳市最大的乡镇制种基地、四川省百强协会;发展蔬菜15700亩,年产值7450余万元,立新蔬菜产业协会获国家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科美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猛攻畜禽、水产养殖和水果种植,年产值达到9550余万元。
未来五年工作中,立新镇将在稳步推进制种、畜禽、商品蔬菜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以中(太)立(新)路、立(新)丰(谷)路为轴线,重点发展生态种养与加工、民俗与民宿、休闲观光与垂钓三大类主导产业,融入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在立新片积极探索水稻、油菜、玉米制种高产技术,大力发展优质香稻种植,打造万亩良种繁育和优质香稻种植基地;在辉坪片大力发展水果种植(油桃、猕猴桃、柑橘等),积极推动水产养殖(淡水鱼、淡水虾等)连片发展,打造万亩水果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在拦河片着力发展蔬菜产业(种植小白菜、莴苣、丝瓜等),大力发展出口蔬菜(种植“一口茄”、黄秋葵等),打出品牌,打造万亩蔬菜种植基地。
活力农业 美丽乡村 幸福农民
充分发挥镇域区位优势,深入践行“园(区)镇(域)融合、城(市)乡(村)融合、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深化梓州国家农业公园(原中国民俗农庄)战略定位、产业、市场、功能等研究,计划总投资5.47亿元,规划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暨大地飞歌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项目由七彩童趣乐、民宿山水谣、文创欢乐颂、花前月下曲、四季农时歌、幸福咏叹调与疯狂奏鸣曲七大区域组成)。
现已完成投资1.3亿元,在高棚村整村流转土地2152.6亩,建设主题园区1600亩,种植行道风景树木30000余棵,安装摩天轮、海盗船、丛林鼠等游乐设施35台(套);内景观道两侧67户农房的庭院改造,风貌提升全面完成;首批40户高品质川西民族风格农房建设主体全面完工,进入基础设施配套阶段;湿地公园、水上乐园、动物园等一期规划建设项目“破土动工”,现已全面铺开,计划2017年底竣工。预计2019年全部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人民币,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提高当地农民收入200%。
加快建设富裕 幸福 美丽 和谐新立新
近年来,立新镇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区域发展迎来新格局,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该镇将紧紧围绕县“三会”确定的“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文化生态强县和幸福美丽三台”总目标,牢牢把握“四化联动、三产融合、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主路径,强力推进“11331”工程,严格按照“县情大调研、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发展大提速”主题活动的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更强的信心稳增长,构筑加快发展新高地;以更快的速度调结构,培育镇域经济新优势;以更大的决心促改革,增强追赶跨越新动力;以更足的干劲抓统筹,打造宜居宜业新城乡;以更实的举措攻脱贫,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以更多的办法惠民生,促进幸福指数新提升。(宋荣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