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平武夫妻守护宋哲元墓12载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04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140804142633.jpg

在绵阳富乐山脚下,有一对年近六旬的夫妻,12年如一日,守护着抗日将领宋哲元将军的墓,不论是吹风还是下雨,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有人来祭奠英雄,他们都会精心为参观祭奠者服务。

宋公老乡拜谒,半夜起床服务

2014年8月1日,记者见到守墓人何代永和其妻子罗新秀时,他们的脸上还带着疲倦。他们告诉记者,就在7月31日晚深夜,他们刚刚入睡,就听见门外有脚步声,起床一看,几个人打着电筒向宋哲元的墓走来。询问得知,这几个人是宋哲元的山东老乡,在绵阳出差,已经购买8月1日返回山东的机票,于是赶在深夜来拜宋公。

“这墓碑是由冯玉祥亲题,碑后八德亭石柱上挽联是朱德、彭德怀所赠……”何代永立即和妻子一道,带着这些山东客人,穿梭在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墓园里。“上个月,有人来拓印了宋墓里的一些石刻题字,要准备放进重庆军事博物馆里去……”何代永指着那些题字的石碑说,2012年,宋墓已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拜英雄精神,睡在将军大刀旁

8月1日一大早,何代永开始清扫树木葱笼、湖畔清幽的美丽墓园,随后便跟随着前来参观的人们,向他们介绍宋哲元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记者发现,祭奠英雄的客人不论是一人,还是多人,他都讲得特别认真。

据悉,何代永的妻子罗新秀今年55岁,受聘于富乐山公园管理处,从2002年起,到此守宋墓,直到2007年,何代永从老家平武来到绵阳,接替了她的工作。到如今,夫妻二人一直在宋墓旁的小屋里生活,宋哲元将军当年在长城喜峰口驱逐日寇用过的大刀,就珍藏在他们居住的屋里,由他和妻子时刻看守着。

何代永说:“我把宋哲元将军当做自家老人、长辈一样看待。想当年,要不是他们这样的抗日将士用鲜血赶跑了入侵中国的日寇,又怎会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呢?绵阳南山中学校里也建有纪念宋哲元将军听‘明轩亭’。”

守墓人欣慰,市民十分敬仰英雄

在“宋哲元将军生平陈列室”里,有关宋哲元将军生活、战斗的黑白老照片挂在墙上。何代勇仔细地清洁了相框玻璃后,在一本留言簿前停了下来,他说,绵阳人十分尊敬宋哲元将军,现在馆内的几本留言簿都写满了市民来瞻仰将军后的留言。

记者看见,上面有绵阳市无偿献血大队血小板分队在留言簿上写的“英雄不死”四个大字;有南街小学孩子们写的“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我时刻记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何代永说,今年清明节,有一位年轻女士,走到宋哲元墓前,指着自己带来的家谱,对从美国来绵阳扫墓的宋哲元外孙唐先生说:“500年前,我们还是一家人呢!”而更让夫妻俩欣慰的是,他们事业有成的两个女儿本想让他们在家享清福,但听说他们守护的是宋哲元的墓,也给予大力支持。(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
 

 相关链接

    宋哲元是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他于1885年出生在山东乐陵农村,1915年在四川绵阳驻防时,与绵阳人常淑清女士结婚。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宋哲元率军英勇抗日。1940年4月,宋哲元病故于绵阳并长眠于绵阳富乐山下,绵阳万人空巷送别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宋哲元墓在绵阳建成,成为绵阳的一处重要文化和抗战遗址。后来,宋哲元墓地曾受毁坏,1978年重建、整修,1979年对外开放。由园林和墓莹两大区域组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