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游仙区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开高走。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领跑前列。
工业经济扩量增效。围绕专业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通过技改创新,实现存量变增量。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3.4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3.3%。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链龙头企业稳中快进,仅保和富山就实现工业总产值26.7亿元、税收2.12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引进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区共招引207家,完成全年目标的98.57%,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统筹整合涉农资源,加快推进5大特色优势产业连片发展,基本建成富乐花乡、万鸿农业等10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启动魏城镇铁炉村、柏林镇洛水村等1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5亿元,综合整治土地6500亩。通过一产联动三产,新建乡村旅游点8个。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全区龙头企业上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959元。
现代服务业蓄势突破。11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红星美凯龙、紫金城、枫叶绿洲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金循环电子商务网正式上线,全区新增限额商贸物流企业12家。特色旅游蓬勃发展,成功举办绵阳市第三届乡村旅游节、“越王楼·三江湖·科技馆”旅游产品推介会等系列特色节庆活动。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亿元,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对外开放持续深入。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大项目招引工作,全区共签约项目15个,到位内资55.15亿元,国内省外到位资金36.68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加大园区、产业、民生等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力度,上半年申报各类项目资金1.25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4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列全市第一。依托游仙经济开发区园城一体建设城市新区,投资5.9亿元建设的17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2个,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记者 杨竹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