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进都乡由于受自身地理条件制约,全乡“十年九旱”,属全县为数不多的“旱湾死角”,当地绝大部分土地只能通过提灌或堰、塘、库汇集的地表水维持耕作,“靠天吃饭”情形相当严重。
进都乡党委、政府以民为本,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发展,多方争取渠塘池埝泵五小水利资金、项目;同时,古井片区水利站深入村社实地察勘农水设施,提出可行性建议,积极给予农村水利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乡党委、政府以及古井片区水利站认真学习、领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结合实际,一致认为:“兴水富民”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搞好农村水利才能保障全乡农业现代化顺利实施。
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科学发展农业产业,推广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模式,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广泛响应由国家倡导的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号召。进都乡切实动员群众转变传统思维,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芭蕉村五社,当地村民姚金付怀揣小康致富梦想,先后组织参与流转土地180余亩发展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
在该农场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推进过程中,县水务局古井片区水利站通过现场实地考察,积极为农场水利基础建设工作提供规划意见,同时在建设中给予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因水施策为该农场完成一口6.5亩山坪塘加深、硬化;同时还参与溪河整治300余米;新建石河堰1道。实现村社水利投资6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不仅可解决该家庭农场发展果树种植、牛羊养殖及水产养殖等观光农业用水;又可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同时拓展农业控灌816亩,有效灌面630余亩。淳朴的农场业主姚金付说:“投资农场水利不仅为产业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也造福了养育我土地的父老乡亲,这样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党的十八大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号角,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号文件更为农村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乡镇农村水利工作者有效跟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就是要满怀感恩之情,全身心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保障。(三台县古井水利站 刘贞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