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供销社农资经营将积极涉足“农资物联网”的示范应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2-17  发稿编辑:韩春梅

 

 2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叶甜春所长率领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院中国新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一行五人,来绵阳研究农业物联网的推广运用。市政府高度重视中科院对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支持,在当天下午,由赵德均、杨凯雷副秘书长召集市委农办、市信息办、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市农业局等部门召开了专题工作会。会上,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敬儒介绍了农业物联网与智能技术,并着重就中科院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开发的农资物联网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参会的部门领导进行了问题咨询与相关情况介绍;最后,两位副秘书长根据绵阳情况,要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围绕绵阳科技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率先在农资物联网的示范应用上作些实践探索,并表示市政府将给予积极支持。

12日,市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光芬,游仙区供销社党委成员、副主任杨义武,陪同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调研了游仙区供销社的农资网络体系建设、农资业务经营、专业合作社基地发展以及绵阳中农农资公司仓储物流等。通过调研,王所长认为,绵阳市供销社系统的农资流通网络健全完善、经营规模较大、庄稼医生队伍庞大、为农服务意识强,在政府的推动支持下,有条件在四川乃至西部率先开展农资物联网的示范运用,并表示将根据此行调研了解的情况尽快制定可操作的绵阳农资物联网应用方案。

调研结束时,王光芬副主任表示:一是及时将此次会议精神和中科院意见向单位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二是及时向中科院提供全市农业、农资经营、专业合作社等基本情况,全力做好配合工作;三是及时研究并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尽快向市政府上报工作打算。力争农资物联网运用工作今年能在绵阳起步,以开启全市农资传统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进程,推动绵阳农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产业的升级换代,为绵阳科技城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资物联网是将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传统农资行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农资行业经营管理水平。该成果是2011年供销合作总社与中科院签署的《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意在于对农资流通的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农资产品可识别、状态可记录、信息可查询、去向可追踪的农资质量追溯体系,以改进农资经营管理;推动农资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打假向事前防假的重大转变,从源头上控制农资商品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目前,开发了农资溯源与防伪、农资智能物流优化调度、农资电子商务、农资知识服务四个平台,已在合肥、无锡进行了成功的试点运用。在去年11月16日广州的第十五届高交会上,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参观了“农资物联网”,对供销合作总社与中科院共同合作的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市社综合业务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