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乡人,受绵阳市场信息协会会长、市场信息报刊网总编辑许登祥先生的热情邀请,代表四川科技报总编辑、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万时红先生参加此次盛会,倍感亲切与荣幸。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应该称呼许总编为许老师,在我还是一名高中学生就读于南山中学时,许老师在不惑之年毅然从教育行业转型至传媒领域,抉择果断。我大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毕业后一直从事于平面媒体工作至今,期间多得许老师指点与教诲,直到今日,前辈依然在用心为晚辈提供各种助力,令人感动不已。
今天,当一个后生小辈以自己的角度和思维去感知绵阳市场信息报刊网多年的发展脉动时,再次获益良多。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将1994年作为中国媒体市场化的开始,这一年被定义为中国传媒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党报党刊一统的格局开始逐渐破冰,比如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著名报人包月阳先生掌舵的《中国经济时报》就创刊于当年4月;被誉为我国都市报“黄埔军校”,由席文举先生领衔的《华西都市报》于1995年1月1日诞生……此时回顾如上节点,更令人感到由衷的钦佩:早在1993年 8月21日,绵阳市场信息报创刊,并于次年同月创建绵阳市场信息协会。
历史无论长短,从来都因时间而牵连成为一种价值。 时间的背后,是积累、是底蕴。绵阳市场信息报深耕于此20载,正如一棵大树,其下根基之深与表面的枝繁叶茂必然是和谐统一。
我们熟悉“结构调整”一词更多发乎于经济、诠释于产业,但对文化传媒同样适用,结构的调整首先是思路的调整,是对市场的一种自发性适应,更是一个传媒人敏感的基因。
从2008年—2013年,绵阳市场信息以“报”立足,向“刊”出发,通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携手谋共赢”的理念与“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等单位合作,以出版物的形式凸显主题,先后以“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绵阳信息化巡礼”、“绵阳信息化建设”、“共产党人·绵阳专刊”、“魅力绵阳”为主题出刊,报刊复合型的触点,彰显政经、新闻性的染点,形成聚能效应,比如在今年3月正式出版的“魅力绵阳”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任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视察绵阳九州集团的照片,这也是王书记履新后第一次沿德绵一线走访企业,从形式到内容匠心独运。相信在未来,受众们还会经常阅读到绵阳市场信息报以出版物的形式不断出品的佳作。
1994年4月20日,我国以连入英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为标志,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由此至2003年的近十年时间被业内人士定义为我国网络发展完善的蛰伏期。
自2004年以来,网媒开始出现“井喷”现象,一份统计数据是:在我省目前正式注册的各类网站有八万三千多家,而绵阳就占到其半壁江山,有四万五千多家。但这里面,无疑就存在一个规模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了。
被称之为“网络精神的守望者”新浪网陈彤先生,从新浪的第一个编辑做到新浪的总编辑,他有这样一段话深印我心“对于地产商而言,立项的标准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对于网络文章而言我的原则是:原创、原创、还是原创。”
一个小故事是:2012年某月许总编和同事赴京参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培训学习,“人民网”的记者专程来拜访交流,缘由是因为得知根据中国信息行业监测结果,绵阳市场信息网2011年某月的原创稿件数量在全国地方网站中排名第二。于2006年试运行,次年正式上线的绵阳市场信息网与时俱进,充分实现报网融合,我想,作为绵阳市场信息网的领导与团队,也正如陈彤一样,坚守着网络精神守望者的理念,坚持原创从而结下丰硕果实。
对于媒体而言,受众是永远的上帝。他们代表着市场,体现着媒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有着惊险的一跃。”这里指的是营销,同样,从媒体的文字到受众的眼里乃至心间,也存在着惊险的一跃,而它的路径是互动。
作为传媒基本属性的互动,曾一度被漠视。是关起大门还是敞开大门,是脑袋和身体是否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一个简单的设问是:为什么“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等比什么央视“青歌赛”火爆?2005年最炎热的季节,只要你走在春熙路、铁牛街或者某条繁华点的街道,就一定会有人向前借手机一用,不仅仅是少男少女,其中不乏中老年人,他(她)们是“玉米”、是“凉粉”、是“盒饭”……要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投上“民主”的一票!这就是互动所赋予传播的魅力。
当我仔细阅读许总编于2012年3月20日所做的年度报告时,我更解读到绵阳市场信息报刊网的根基之深厚,因为多年坚持敞开大门办报,多年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互动着数量众多的基层作者群,这保证了稿件的“源头活水”,同样也保证了稿件鲜活的原创性基础,所以,她没有不在市场中胜出的理由。
在美国旧金山南端,一条300平方英里的狭长谷地上,每年所创造的国民经济产值可以与韩国持平,在世界所有独立的经济体中名列第11位,它就是硅谷,被称为美国的“科技城”。
在中国西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北端,有一个被称为“西部硅谷”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绵阳,由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就在这样一片处处洋溢着“科技”、“市场”、“信息”元素的沃土上,绵阳市场信息报刊网日益深耕、日长日新!
证券界有句行话“市场永远是对的……”是的,市场永远是对的,在今天市场化已经完全沁入人们的脑海与心扉的新时代背景下,无论个人还是团体,能活下来、且能越活越好,那一定是因为每一步都踏对了市场的节奏,每一脚都踩住了市场的鼓点,从而得到了市场馈赠的礼物!
恰如绵阳市场信息报刊网一路的光荣与梦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