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中国科技城绵阳: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约群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9-03  发稿编辑:韩春梅

 

2018年8月28日,中共四川绵阳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解读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第七场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绵阳市经信委副主任赵向阳、市科知局副局长陈光明、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均沛、市商务局副局长刘骁,介绍绵阳市“构建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绵阳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姚辉主持。
赵向阳同志作主发布称,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是在绵阳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核心和枢纽。绵阳工业主要是制造业,制造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96%以上。优先发展先进制造、做大做强制造业,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为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目标,对标《中国制造2025》,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特色,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为中心,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成规模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制造水平领先、质量效益良好、组织结构完善、产业生态优良、综合竞争力名列西部前茅的先进制造强市。
计划按照2020、2025、2035和本世纪中叶四个时间节点,分阶段推进西部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到2020年,全市制造业规模加速壮大,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制造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西部先进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迈入西部城市第一梯队,基本建成以创新为引领的西部先进制造强市;到2035年,绵阳市制造业创新能力西部领先,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制造业品牌,全面建成以良好产业生态为牵引的西部先进制造强市,成为中国军民融合典范城市、西部先进制造领军之城;到本世纪中叶,西部先进制造强市地位更加巩固,全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西部城市排名稳居前5位,制造业发展水平再跃新台阶,绵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立足全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紧紧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加速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食品饮料六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核技术应用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3000亿级电子信息、2000亿级汽车、1000亿级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加快将绵阳建成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四川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和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广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构筑以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为龙头、省级创新平台为骨干、市级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三级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加大对企业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研制和应用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全覆盖;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个,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
培育先进制造企业群体。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领航计划”,培育一批先进制造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大力培育一批高成长型先进制造企业,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支持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涌泉计划”,加快中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2000亿元以上企业2户、500-1000亿元的3户、100-500亿元的5户、10-100亿元的5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万户;规模制造业企业达1600户以上。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态。对标《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着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开发智能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健全智能制造支撑体系。着力发展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着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先进模式转变。力争到2025年全市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发展水平位居西部同类城市前列。
推进制造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战略能力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军转民”“民参军”,促进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企业群体。加快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空管、网络安全等为重点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争取央属军工集团在绵新布局一批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打造一批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努力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军民融合企业突破800户、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55%以上,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根据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求,大力培育百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强县。着力以“一核两翼”为重点、“三区协同”为支撑、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的原则,深入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力争到2025年打造1个2000亿元级园区、2个1000亿元级园区、5个500亿元级园区、3个100亿元级园区。
优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撑,制定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出台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创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强人才保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好“人才新政”。优化营商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搭建政企、政商沟通交流平台和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促进全市先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讯)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