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马云:学校应该是动物园,不是养鸡场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11-05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期,第十四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世界各地50个国家的近1500名中小学校长共聚一堂,聚焦“共创未来的学校领导者”这一主题。在大会现场,马云分享了他对未来教育的看法:“世界正在从工业时代进入到数据时代,在这样的巨变之下,教育必须发生改变”。

以下为马云当天演讲全文:很荣幸参加这次大会,这是我见到校长最多的一次。小时候最怕见校长,能不见,尽量不见;因为怕,一般也见不到。今天一下子见到这么多校长,我非常高兴和感动。
我一直认为,一个老师一辈子可能会影响几百个学生;一个校长一辈子可能影响几百个老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校长和老师,因为你们可以影响许多人的一生。

做阿里巴巴20年来,我之所以能把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曾经是老师。我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如何让学生发挥最大潜力,让他们做得比自己想象得还好。

我自己觉得CEO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能够让所有年轻人,发挥他的特长和作用。每个老师最优秀的品质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得比自己好。做CEO也一样,永远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超越自己。

今天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是不管面临多大的问题和挑战,不管形势如何复杂动荡,只要教育还在,一切都有可能和机会。教育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稳定器,是人类对于未来信心最重要的保障。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教育,开发了13亿人的脑矿。我认为改革开放在中国最大的推动力是知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我相信,如果把教育作为未来重中之重的投资方向,把教育作为这个社会上的稳定器,把教育当做人类对未来自信和信心的推动器,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在今天技术变革、社会巨变的背景之下,未来受到冲击最大的也可能是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是在工业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其主要为工业时代的流水线,为工业时代的金融行业、服务业、制造业培养人才。但今天教育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自己怎么改变,怎么适应,怎么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巨变之下,教育必须改变:
首先,从工业时代到数据时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工业时代是知识驱动,知识的竞争;而数据时代,是智慧驱动,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更是独立思考的竞争。工业时代是自己强大,数据时代让别人强大。

数据时代,人类担心机器超过自己,担心人工智能,但是我觉得人类还是应该更有自信。最大的挑战不是机器越来越聪明,而是人的智慧没有长进。确实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会对我们过去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带来巨大挑战,机器会越来越聪明,机器比我们的孩子记得更多,算得更快。如果我们依然沿用曾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更会记、更会算,那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二三十年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将会找不到工作。

其次,未来比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人类知识急剧爆炸,但几千年来智慧并没有提升。知识可以学,但智慧是一种体验。机器比人聪明,比人记得多、算得快,还不需要休息,不怕累,更不会生气,但是人类拥有的智慧是机器无法拥有的。聪明是能看见很多,而智慧是看见了当没看见;聪明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智慧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那么,教育该做何种改变?
第一、教育的使命会变。从“教人”到“育人”。工业时代是知识改变命运,数据时代是智慧完善命运。“教”和“育”是两回事。“教”是教知识,“育”是育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的是体验、挫折。
过去教人怎么变聪明,未来要让人怎么变智慧。智能时代千万不要把精力花在技术上和设备上,而是要把技术、设备花在人的进步、人的感受上。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工业时代的教育,讲究的是标准化、规模化,不一样的孩子用的都是统一的方法;未来的教育必须讲究个性化、特色化。上课不一样,方法不一样,评价体系也不一样。教育肯定不能失去考试,但是考试到底考什么,值得研究。

我希望在我们中国和全世界,所有学校都应该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教育讲究因人施教,这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因此,未来学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动物园,而不是养鸡场,所有动物都一样。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否则他们未来无法和机器去竞争。

第二、教育的方式会变。

人工智能可以代替老师批改作业,互联网可以帮助回答问题,未来如果在人脑中植入芯片,知识根本不用教。但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洞察和引导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过去,老师是靠灌输知识获得价值;未来,老师要靠引导价值赢得尊重。未来的孩子,不但要会做法、会算法,更需要有想法。

过去是以制造为中心,未来以创造为中心。创新、创造、创意是人与机器的区别所在。未来孩子在学校不只是学知识,还从艺术中体验到创意和想象力,从运动当中学会包容、学会团队、学会责任、学会面对失败、面对挫折,学会在冲突中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认为,教育资源要向基础、基层倾斜。今天有很多国家把教育资源大量投入了大学、研究生院。而我认为,教育资源更要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倾斜。我们需要北大、需要清华、需要哈佛、需要牛津,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每一个人普惠的机会。

现在评比世界五百强的大学很多,但是如何激发资源,投入到那些看不到的地方,那些幼儿园、托儿所、小学、初中,我相信这样才会让一个民族强盛,才会让一个世界强盛。

第三,未来的教育,应当让我们的孩子具备全球观。要对世界有足够的认识,对其它民族、其他文化、其它国家甚至其它国家的宗教信仰,都要有足够的尊重和认识。

教育必须学会尊重,要让我们的孩子不要有中西对立,要有未来观,有全球的视野。学习、尊重、包容才能让一个民族强盛,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

我相信未来教育的变革对人类挑战极大,但是机遇同样很大,我们的教育做好,世界会变得更加和平、更加可持续、更加绿色。今天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有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各有各自的风格,父母、孩子就有选择的空间。

最后,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智商、情商,更要培养爱商。机器只有芯片,只有人类才有爱。机器有精度,但人类有温度。AI时代就是需要爱的时代。只有这样,人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机器可以取代保姆,但不能取代母爱;机器可以取代护士,但不能取代关爱。

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没有爱商,技术越强大就越可怕。这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的担当。

上面阐述的所有问题,我想只要教育在,只要校长们在、老师们在,我们就一定能应对好。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教育更是一个巨大的责任的时代,我们一起努力。这或许对我们改变不大,但对孩子们的改变会非常大,因为对孩子们的改变就是对未来的改变,谢谢大家!(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