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7日上午,在绵阳市计生指导所产房里,来自安县的孕妇陈绍翠,在此产下了地震后子女遇难家庭里,安县受照顾生育的首个震后宝贝。
当天上午10时半,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在市计生指导所产房里。医生通过剖宫产,从孕妇陈绍翠的子宫里取出了一个体重5.7斤,身长49厘米的健康男婴。
婴儿的父亲刘基全抱着这个粉嘟嘟的小宝贝,喜极而泣,他轻声地对着小宝贝说:“好儿子,我叫你牛牛吧。你的姐姐在地震中走了,你又来到了爸爸妈妈身旁,这下好了,我和你妈妈有了你,就不再怕孤单了。今后我们带你在温暖的阳光下,宽敞的新房里过好日子,把你养得壮壮的。你长大后,去当兵,为国家作贡献。就像这次地震中,解放军帮助我们灾区群众一样,好不好?”躺在床上的陈绍翠对刘基全说:“儿子才生下来,还那么小,咋能听得懂你说的话,你快抱儿子到我枕边来,让我好好看看我们再生的好儿子。”在病床头,夫妻二人抱着小儿子,感觉是那么的幸福,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在病房里,刘基全接过市计生委领导递来的婴儿用品,连声致谢,并把在家中就煮熟的红鸡蛋送给了来贺喜的客人。刘基全说:“政府对像我这样在地震中失去子女的计生户有很多优抚政策,在我儿子没出生前,镇计生站定期为我妻子免费检查还捐款。我们夫妇每月能领200元的补助款。前天,在各方支持下,我家也搬进了新建好的农房里。日子虽然艰难,但总算熬过来了。”
刘基全今年38岁,家住安县秀水镇柏林村16组,是一位在地震中失去了12岁女儿的父亲。他告诉记者:“在‘5·12’大地震中,由于汉昌小学校楼梯垮塌,我12岁的女儿甜甜遇难……考虑到我身患有直肠癌,妻子陈绍翠已35岁,开始我都不想再生了。后来在家人、朋友的劝慰下,于2008年5月底怀上了现在肚中的孩子。”
地震前,刘基全和妻子在浙江慈溪市打工,女儿甜甜交由家里老人带养。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她女儿的生命,家里的房屋也在顷刻间倒塌。但全家人不哭不掉泪,四处筹资想方设法建起了新房。
市人口与计生局的有关领导说,女性超过35岁后生育即属于“高龄产妇”,分娩安全、胎儿出生缺陷等方面的危险系数都会大大增加。自6月初开始,我市计生系统开始进行一系列关怀活动,陈绍翠和丈夫得到免费的体检、心理咨询、药物和保健品。同时,她还在计生部门专门建立了电脑档案卡,随时跟踪身体状况、怀孕情况,进行出生缺陷的干预。今年春季,首批“地震宝宝”将降临人间。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