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创业大道,功能正在形成的孵化大楼,年内即将开工的创新中心……如今的科创新区,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成长好、高技术的企业不断集聚。
按照科技城建设“一城三区”布局和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的要求,科创区发挥主体作用,将发展科教创新产业与建设高品质科教人文特色新城有机结合,加快科创新区建设,走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特色发展道路。
日前,科创区管委会主任柳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快科创新区建设,推动科教资源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建设科技城‘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教育中心、行政中心’,提升绵阳城市高端服务和新兴服务经济,为绵阳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教支撑。”
创新中心年内开工,铸造科技城科技研发的“脑部”
8月25日,在科技城创新中心建筑方案评标会上,全国建筑设计大师时匡教授等8名国内知名行业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对前期征集的科技城创新中心方案进行评审,筛选出了5个优秀方案。目前,设计单位正对筛选出的优秀方案进行深化和完善,优化方案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后,将报市规委会审查。
“设计方案将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环保、智慧的理念。”柳江说,“科技城创新中心建成后,将铸造起绵阳科技城科技研发的‘脑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场地和全方位科技服务平台。同时,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科技城创新中心项目位于园艺次中心的核心范围——科技商务区(TBD)内,主要建设以孵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的“三中心”及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按照‘年底开工建设’的要求,我们正排工序、倒排工期,严格制定推进计划,采取交叉运作的方式,确保全部环节按照计划严格执行。”据柳江介绍,近两个月来,创新中心项目已经完成规划选址、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立项、建筑方案初期评审、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等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正抓紧编制中。
提升企业孵化功能,打造科技城科技创新策源地
位于科创新区的孵化大楼,是体现绵阳科技城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记者近日在孵化大楼发现,曾经在此办公的非孵化机构正陆续搬出。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孵化大楼将打造“科技城规划建设成就展示、科技行政服务、科技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人才服务和科技企业孵化”六大平台,从而增强绵阳科技城孵化科技型创新企业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产业发展,展示科技城科技魅力。
据了解,孵化大楼除入驻孵化企业外,还将融合科技行政金融服务中心、绵阳科技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绵阳工作站、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四川省分中心)等重要科技服务职能,与正在规划筹建的20余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基地及中物院军转民孵化器、灵创电子信息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相互呼应,加快打造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
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宜商宜居宜业城市功能
夕阳从孵化大楼的外墙滑落,夜幕开始降临。家住半山蓝湾的居民刘卫东在家附近散步,“听说这里要修建公园,附近还配套有大型商业区,以后居住在科创新区就更方便了,这太好了!”刘先生对未来生活满怀憧憬。
作为科创新区的建设主体之一,科创区科学规划了“一核”(政务中心)、“一湖”(人工湖)、“两轴”(交通轴线和景观轴线)、“五区”(创新孵化区、行政办公区、商业服务区、教育园区、生活配套区),通过采取市场化开发建设机制,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新区产业承载能力大大增强,道路、管网、环保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资源正加速聚集。
目前,占地470余亩的元通溪谷公园规划方案已公示,正加快推进开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创业大道、园兴西街道路改造绿化工程已完工;西园社区拆迁统规统建房建设已近尾声;华润万家超市、欧尚购物中心、法国迪卡侬体育超市、深商投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将陆续开工。一批百货、影院、餐饮、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将陆续建成,一个生态、低碳、宜居、宜业的科创新区正在悄然崛起。(曾晓伟 袁媛 刘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