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弘扬大禹李冰治水精神


四川省举办首届蜀水文化建设座谈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9-04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战争与和平的象征,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象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四川省《蜀水文化建设纲要》(川水发〔2012〕1号文件)部署,8月31日,四川省水利厅组织省水利学会、省社科院、省博物院、川大、川师大等高等院校知名专家在洪雅县举办首届蜀水文化建设座谈会。省人大民宗委主任彭述明,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厅直机关党委书记肖帆出席座谈会。

会上,四川省社科院谭继和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就水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辅导,成都、绵阳、德阳、眉山四个地市,洪雅县政府、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作了水文化建设工作交流发言。会议认为,发展蜀水文化是构建四川文化强省具有创新意义的大事,要充分利用都江堰水利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树立“尊水爱民”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并利用2013年9月世界水利学会(川大)学术研讨大会的机遇,以“水润天府、智者乐水”为主题,重点打造水文明、水生态、水环境。

会议指出,要重视水利文物的发掘、保护、利用,深入研究“蜀水文化”建设内涵,搭建“蜀水文化”组织平台,建立水文化建设研究会,在基础上深化“以水为师、上善若水、疏堵治水、兴水为民”的大禹、李冰精神。要进一步弄清治水思想、治水理念、治水方略、治水艺术、治水管理,不断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和农耕区“全域灌溉”。要重视水的哲学、水的伦理、水的美学、水的生态、水的民风民俗,建立和发展“水学”,建立健全全省水文化成果名录和档案,加强专门人才的培训、培养,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加强对水文化的学习、理解,体现出应有的水行业专业精神。

会议强调:要以成都及周边地区为重点,总结宣传以“锦江文明”为代表的水文化建设成果,结合天府新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推动相关文化元素的科学运用,构建“森林之城、活水之都”,跟进水文化、水环境的高标准发展。要把水文化工程纳入项目的规划可研和设计,将水利景观、人文历史、园林绿化、文学艺术融合其中,突出保护、利用、开发、节约四原则,实施“蓝线(江河)”、“绿线(园林)”、“紫线(艺术)”、“红线(建筑)”协调战略,把水利工程与建筑艺术、生态自然有机统一,满足人们亲水爱水戏水,休闲健身、美食品茗、文化娱乐等内在需求,不断增强群众的水文化幸福指数,形成相得益彰的城乡水文化景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