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游仙区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通过深化推进宣讲教育、制度建设及典型带动,让文明意识扎根市民工作生活,众手培育“全国文明城市”之花处处盛开、常开不败。
游仙区坚持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群众宣传有机结合,通过市民学校、社区宣传栏、文艺表演等形式,提高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度与支持率。该区还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推出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参加一次志愿活动的“六个一”活动,塑造全社会崇德尚善合力。该区交通局组织了6个志愿服务中队开展“红色高温服务月”活动,区工商局在20多个行业推进“诚信示范点”建设等。通过“听、讲、行”结合,目前,游仙区已举办“道德讲堂”120余场次。
为加强制度建设,游仙区建立了创建工作联席会议、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组织开展“千名干部进社区”活动,并将创建工作列入干部政绩考核;聘请城管义务监督员200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50余支,整治 “脏乱差”,建设“洁齐美”,改善 “吃住行”,提升“精气神”;通过代表委员巡查、市民代表听证、媒体监督曝光等,推动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近郊某乡镇出现环境“脏乱差”反弹问题,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得到整改。
游仙区还通过典型带动,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爱岗敬业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马朝全、市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站长李振平、见义勇为漩涡勇救落水群众的曹维庭、为村民鞠躬尽瘁奉献所有的村干部张勇……一大批“游仙好人”成为社会推崇的道德楷模、平民英雄。游仙区高度重视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打造乡村少年宫、中华经典诵读等特色品牌,广泛开展“英雄少年”、“美德少年”、“十佳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三基地一窗口”为载体,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推进感恩教育;以“喜迎十八大”为契机,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先进事迹巡讲、爱国歌曲大家唱、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社会风尚,增进社会文明。(王千 杨竹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