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三台:坚定推进乡村振兴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11-17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171117095427.jpg

四川省三台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涉农涉水项目招引力度,立足全国、全省农水人口大县的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山水田林路房和特色产业综合治理,切实服务“三农”,跟进精准扶贫,有效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打造幸福美丽新村,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美丽乡村在腾飞

强化以全省农村综改区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当地如期脱贫。按照“绵阳主导、三台主体”的原则,积极推进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重点打造1.6万亩优质柑橘、蔬菜连片基地,加快了2个新村聚居点和红花园“养心谷”项目建设,配套推进乡村道路、五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同时,大力保障年内全县4303户贫困户如期脱贫。另一方面,以土坯房改建推动新村建设。编制了土坯房改建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探索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加大融资力度,加紧制定年内土坯房改建目标,抓紧实施综改区1400户土坯房拆除,从而力争全年新建幸福美丽新村100个,总数达到501个。同时,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民增收。每年专项投入2900万元发展麦冬、藤椒等“3+2”主导产业,建立四川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藤椒、生猪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推进麦冬大健康产业园和特色小镇建设,切实打造西部樱花节等16个乡村旅游品牌,推进农水文旅融合发展,在年内建成藤椒产业园和铁骑力士生猪种养循环示范园。并且,设立5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进北京泛华麦冬产业园等总投资50亿元的4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台沃农业环保生产线、上海梅林技改等涉农工业项目的建设。

QQ截图20171117095639.jpg

麦冬产业再拓展

通过大企业引领发展麦冬大健康产业,全县麦冬种植面积达5万亩、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三台“涪城麦冬”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2025年,要实现麦冬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建成“全国麦冬加工外销核心区”和“中国(世界)麦冬之都”。一是标准完善提品质。制定发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涪城麦冬国家标准(GB/T23400-2009),实现育种、栽培等全环节规范化标准操作,选育推广“川麦冬1号”“川麦冬2号”新品种,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地方特色食品国家品牌和“涪城麦冬”产品著名商标,争取将麦冬列为国家中药材大品种。二是订单生产建基地。重点举办了4次麦冬专题招商推介会,引进神威药业等11家企业,带动四川代代为本等本土企业和28个专合社,建立麦冬GAP基地6个80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协议并保底收购,带动30万户农民种植5万亩,年均产量1.2万吨,户均增收达1.5万元。三是协同创新延链条。建成国家农业科技园(三台)麦冬大健康产业园,依托太极集团等龙头企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开展麦冬药食同源科研和精深加工实验,生产麦冬中成药、食品、保健品等6种日化用品。四是多元营销塑品牌。培育发展麦冬文化、旅游康养等新兴产业,打造麦冬特色小镇,加快建设麦冬文化创意园、康养中心等景点,举办麦冬文化节等活动,依托云端363等14家电商平台和云海源等20家企业直营店,实现麦冬药材、食品、健康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品牌销售。而且,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麦冬)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与中农、西农、川农等26家重点高校、企业的合作,引进麦冬套种攀爬型蔬菜立体种植等43项生态安全种植技术,定期对21个麦冬样品开展231项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推广“药-粮-菜”等生态种植模式,打造麦冬GAP基地、标准化种植园1.2万亩,形成“原始仿生栽培”为主的涪城麦冬栽培系统,被农业部列入“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产品质有保障

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保障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绿色技术引领。制定大宗农作物生产技术规范,引入台沃、广联、平强等6家社会化组织,采用“农民主体+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方式,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规范化生产技术施用和培训活动。2017年以来规范化生产技术覆盖区增至42万亩,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二是绿色监管把关。开展“绿色护农”活动,整合农业、林业、水务、安监、国土等部门建立“市场+生产线”监管模式,通过联合执法、分类检查、定期抽查,开展生产销售安全监管,对检测达标率高、门店卫生良好企业商户给予“放心农资企业”“放心农资店”授牌奖励。现已开展农产品检查近百次、检查合格率达97%。三是绿色品牌培育。依托“邮乐网”“云端363”等12家电商平台,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入网”行动,并给予1到5万元入网奖励,由平台采用宣传片、网络段子等形式,免费提供线上品牌推广,现已推出“三品一标”绿色品牌70多个、线上品牌近20个。

绿色生态重延伸

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有效落实“河长制”,城市绿化“山水园林城”正在有效提升。先后实施了凤凰山公园整治、绵遂出口景观打造、滨涪路绿道提升等9项城区绿化工程,采用“乔木列植+灌木丛植”立体模式打造了银杏大道、绿化隔离带等重点人水和谐新景观,配套完善了景观灯、园路、排水管网、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保障年末城区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0平方米。另一方面,重视水岸绿色“廊林”建设。依托水土保持国策治理,大力杜绝水土流失和水土污染,重点开展了涪江、凯江两岸廊道和鲁班、团结、红旗堰等重点水库的绿化提升,引进低矮乔灌和马桑、桂花等树种,绿化了江岸堤防、水库岸线,年内力争完成380亩水系绿色廊林营建、绿化。同时,建好生态丘区“翠林”。依托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项目和退耕还林项目,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和柏木低效林改工程,采取密度分类、生态疏伐等方式优化中幼龄林分结构,采取补植补造、树种更替、土壤改良等措施改造低效林,抚育打造稳定森林群落结构,年内力争增加优质森林3万亩。其中:芦溪、立新、永新、三元、鲁班、塔山、龙树、建平等镇通过农水文旅融合加快构建了乡村旅游圈层。诸如:“椒香辉映”藤椒园、“佛手送福”药花园等农旅观光基地,城乡健身环线、滨江绿色休闲圈正在异军突起!

抓好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根本。四川三台坚定推进乡村振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民生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化治理,实行最严格的民生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初步地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道路。(魏娟  谢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